您当前的位置:>> 首页 > 技术文章 >> JOFRA RTC168B干体炉搭载双区加热系统对插入件热损失的补偿

产品搜索:
请在下列输入框内输入您要查找的产品名称。

产品目录
技术文章
打印 字体缩放

JOFRA RTC168B干体炉搭载双区加热系统对插入件热损失的补偿

2025-10-29

在制药、食品加工、电子制造等领域,温度校准的精准度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与生产安全,例如疫苗冷链监控、乳制品杀菌温度核查、半导体元件热处理等场景,均需可靠的温度校准设备提供技术支撑。JOFRA RTC168B干体炉作为一款兼顾干湿模式的温度校准仪器,凭借对温度场的精准控制,成为这类场景中的常用设备。为帮助使用者全面掌握JOFRA RTC168B干体炉的技术要点,提升校准操作的规范性与可靠性,本文将从测量不确定度的量化与控制体系、标准化操作流程与环境适配方案、耗材选配与性能优化体系三个核心维度,结合实际应用数据与技术规范展开详细分析,为仪器的实操与运维提供参考。


测量不确定度的量化与控制体系

1.不确定度分量的构成解析

JOFRA RTC168B干体炉的测量不确定度由A类与B类分量共同构成。A类分量源于重复测量的统计变异,在23℃环境下对同一Pt100传感器进行10次校准,RTC168B的测量数据标准差为0.008℃,按公式ua=sd/√n计算(n=10),A类不确定度仅0.0025℃。B类分量则来自仪器自身精度指标,依据RTC168B±0.045℃的最大允许误差,按矩形分布取除数√3,计算得ub=0.045/1.732≈0.026℃。最终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=√(0.0025²+0.026²)≈0.0261℃,扩展不确定度(k=2)为0.0522℃,满足多数工业校准场景需求。

JOFRA RTC系列超极标准干体炉.jpg

2.关键影响因素的抑制技术

RTC168B通过三重设计抑制不确定度放大:一是双区加热系统对插入件热损失的补偿,在-30℃校准点可使负载变化导致的不确定度增量控制在0.003℃以内;二是STS参考传感器的溯源校准,每台RTC168B配备的STS-102A-035传感器均附带校准证书,其自身不确定度(±0.01℃)直接决定B类分量上限;三是DLC动态补偿技术的实时修正,当同时插入3个不同直径传感器时,该技术可将温度漂移引发的不确定度增幅降低60%。在食品行业120℃杀菌传感器校准中,JOFRA RTC168B干体炉的综合不确定度可稳定控制在0.03℃以下。

3.不确定度的实际验证方法

验证JOFRA RTC168B干体炉的不确定度需采用标准传递法:以校准过的FLUKE5625A作为参考标准,在-30℃、23℃、165℃三个典型点进行比对。在23℃点,RTC168B的示值与标准值偏差为0.009℃,小于合成不确定度0.0261℃,证明量化模型有效。低温段(-30℃)偏差略增至0.012℃,主要因环境热渗透影响,需通过延长稳定时间(≥15分钟)进一步抑制。这种验证流程需每12个月执行一次,确保JOFRA RTC168B干体炉的测量可靠性。


标准化操作流程与环境适配方案

1.干湿模式的标准化切换流程

JOFRA RTC168B干体炉的模式切换需遵循四步操作法:干体转液槽时,先将RTC168B降至50℃以下,关闭电源后移除干体插入件,用专用擦拭布清洁加热腔体,再安装液槽容器并注入导热介质(硅油或乙二醇),最后接通电源激活搅拌器。液槽转干体时,需先排空介质,通过RTC168B的“烘干模式”加热至80℃维持10分钟,待腔体干燥后更换插入件。整个过程需佩戴耐热手套,避免直接接触腔体表面。某生物制药企业的实操数据显示,规范操作可使切换故障率从12%降至2%以下。

2.日常操作的关键控制点

RTC168B的日常使用需关注三个核心环节:开机前检查电源电压(220±10V)与接地电阻(≤4Ω),避免电压波动导致的温度漂移;校准中需确保传感器插入深度≥10mm,短传感器需搭配专用延长套筒;关机前需将温度降至23℃,关闭加热功能后继续运行冷却风扇5分钟。针对卫生行业需求,JOFRA RTC168B干体炉的干体模式需每校准20次更换插入件隔热层,液槽模式需每周过滤导热介质,防止交叉污染。这些措施可使RTC168B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延长至12万小时。

3.特殊环境的适配改造

在高温高湿环境(温度>40℃、湿度>85%)中使用JOFRA RTC168B干体炉,需加装外置除湿机与隔热防护罩,防护罩与仪器间距保持≥15cm以保障散热。在高海拔地区(>2000m),需调整液槽压力释放阀的开启压力,从标准0.1MPa降至0.08MPa,避免介质沸点降低导致的温度波动。在半导体洁净车间,RTC168B需配备防静电托盘与无尘擦拭套件,插入件更换需在Class1000无尘工作台进行。某电子元件厂的改造实践表明,环境适配后RTC168B的校准偏差缩小40%。


耗材选配与性能优化体系

1.核心耗材的选型标准

JOFRA RTC168B干体炉的插入件需根据传感器类型匹配:卫生型传感器选用带隔热层的钛合金插入件,普通工业传感器可选用铝合金材质,插入件孔径需比传感器直径大0.5-1mm。液槽模式的导热介质需按温度范围选择:-30至100℃选用甲基硅油,100至160℃选用苯基硅油,低温段(-30至-20℃)需添加5%的防冻剂。参考传感器的校准周期需与RTC168B同步,优先选用AMETEK原厂STS系列,第三方传感器需提供符合ISO17025的校准证书。正确选型可使RTC168B的温度均匀性提升30%。

2.耗材老化的判断与更换

RTC168B的插入件老化主要表现为径向温差超过0.04℃,此时需检查隔热层是否破损,破损后需整体更换而非局部修补。导热介质老化会导致搅拌阻力增大,可通过监测RTC168B的搅拌电机电流判断,电流较初始值上升20%时需立即更换。参考传感器的漂移可通过标准电阻箱验证,当示值偏差超过0.015℃时需送校。耗材更换周期需结合使用频率:每日运行8小时的JOFRA RTC168B干体炉,插入件每6个月更换一次,导热介质每3个月更换一次,参考传感器每年校准一次。

3.耗材优化的成本控制

通过耗材组合优化可降低JOFRA RTC168B干体炉的使用成本:采用可重复使用的不锈钢液槽过滤芯,替代一次性纸质滤芯,单台年节省成本约2000元;选用通用型插入件适配多种传感器,减少专用件库存;与供应商签订年度维保协议,享受耗材9折优惠与免费校准服务。某计量检测机构的数据显示,优化后RTC168B的耗材年支出从1.2万元降至0.7万元,同时未影响校准精度。这种成本控制方式尤其适合中小型企业的长期使用需求。


通过对JOFRA RTC168B干体炉的技术解析可见,测量不确定度的量化与控制为仪器精度提供了科学保障,标准化操作流程与环境适配方案解决了不同场景下的稳定运行问题,耗材选配与优化体系则在保障性能的同时降低了运维成本。在实际应用中,RTC168B凭借这些技术特点,能够满足制药、食品、电子等行业对温度校准的严苛要求,帮助企业符合ISO、GMP等行业规范,减少因校准误差引发的生产风险。合理运用文中的技术要点,可充分发挥JOFRA RTC168B干体炉的效能,为企业生产质量的持续稳定提供有力支持。

关闭>>

扫一扫

欢迎关注我们网站平台

联系我们

名称:极仪银飞

客服电话:0755-23964199,86564199

E-mail:service@1001718.com

传真:0755-23964199

邮编:518052

Copyright © 2024-2025 深圳市银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网站地图 ICP备案号:粤ICP备15021421号
极仪银飞 制作维护

0755-23964199
0775-86564199

微信扫一扫,给我发消息吧